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100年來,中國社會經歷滄桑巨變。歷史是最好的老師,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
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對于推動全體干部職工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好總結歷史經驗、認識歷史規律、掌握歷史主動,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更加有力地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成都都市圈建設走深走實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四川是一片孕育紅色基因、富有革命傳統的熱土,在成德眉資這片土地上誕生了彪炳史冊的重要黨史人物,經歷了波瀾壯闊的重大黨史事件,鐫刻了撼天動地的不朽黨史印記,書寫了克難奮進的時代黨史新篇,四川地方黨史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值此建黨百年之際,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推出“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黨史故事欄目,回顧百年來成德眉資黨史上重要的人物、事件,全面展現百年來共產黨人為成德眉資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以及對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美好期許。
眉山黨組織領導的抗捐斗爭 1928年1月3日,中國共產黨中央臨時政治局通過決議案,要求各地將海陸豐的經驗“應當立即運用到一切農民暴動中去”。眉山黨組織根據中央和省委提出的明確指示和要求,組織群眾不斷開展抗捐斗爭,沉重打擊了反對當局的氣焰,擴大了土地革命的政治影響,為隨后的農民武裝暴動奠定了政治、思想和群眾基礎。 20世紀20年代末期,四川軍閥混戰,時局混亂,民心不安。時任青神縣征收局局長的范少希,私自取消收稅起征點,榨取民脂民膏,引發群眾強烈不滿。青神黨組織審時度勢,分清形式,利用最佳時機組織發動公開發對貪官污吏斗爭。激發了群眾的革命熱情,推動青神縣革命運動的開展。 “武裝抗軍餉,炮打知事李應銜”是彭山黨組織領導群眾開展的第一次抗捐抗暴斗爭。1928年春,國民黨四川省主席劉文輝為擴充軍費,分派彭山4.3萬軍餉。此款尚未征收,又增派軍餉3.2萬。消息一出,民怨沸騰。中共彭山縣委決定抓住這一時機,發動和組織群眾開展抗交軍餉斗爭。郭祝三等領導召集教師,農會骨干參會,研究部署抗交斗爭。同時,通過張貼標語,散發傳單,廣泛發動群眾抗交軍餉。不料,群眾在張貼標語時,被縣行政公署知事李應銜抓捕。郭祝三等人聞訊后,決定組織力量解救二人。在群眾的武裝斗爭和社會輿論壓力下,當局釋放了被捕人員,軍餉抗交也取得了勝利。此舉打擊了反動當局的氣焰,震懾了敵人,鼓舞了民心。其后,彭山黨組織還分別于1928年冬末和1929年春組織農民開展了減租減息的斗爭,這些斗爭的勝利,不僅提高了農協會在農民中的威望,同時教育和激勵了群眾,鍛煉了黨的干部,為黨組織在公義場舉行更大規模的農民暴動奠定了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